(3)减水剂。拌制泵送混凝土时掺入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收缩。 3.2 配制微膨胀混凝土消除混凝土裂缝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大流态预拌泵送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干缩和温差收缩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人一定量的UEA膨胀剂,拌合后生成膨胀性结晶水化物,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防渗能力,通常称为微膨胀混凝土。诸如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后浇带、超长超宽等结构不留伸缩缝后浇带而一次整体浇筑的结构,在施工中都采用掺UEA膨胀剂的办法来消除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保湿的设施,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14d,使膨胀剂充分发挥膨胀作用。这种方法在大体积凝土中已广泛采用,效果十分显著。 3.3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引起裂缝的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率快,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前应计算升温峰值、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和控制温度裂缝,确保工程质量,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下: (1)降低混凝土人模温度。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原材料的温度,混凝土中石子比热较小,但每立方混凝土中石子所占比重最大,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石子温度。在气温较高时,为了防止太阳直射,可以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棚,必要时可向集料喷淋雾状水,或者在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集料,除此之外,搅拌运输车罐体、泵送管保温、冷却也是必要的措施。 (2)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水化热,并且其大部分热量是在3d以内放出,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不容易散发,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使内外截面产生温度梯度,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时,内外温度差别更大,内部混凝土热胀变形产生压力,由于混凝土此时抗拉强度较低,当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较深,有时是贯穿性的。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中应选择低热品种水泥,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和缓凝剂,以达到降低混凝土中水化热的目的。 (3)掺UEA膨胀剂。混凝土掺加适量的膨胀剂可以起到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的作用,有利于防止裂缝。但是使用混凝土膨胀剂,一定要严格控制掺量和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否则会使混凝土膨胀和开裂。掺人UEA膨胀剂,在最初14d潮湿养护中,使混凝土体积微膨胀。 (4)采用二次抹压技术。混凝土人模振捣,表层刮平抹压1-2h后,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消除混凝土干缩、沉缩和塑性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增加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但是,二次抹压时间必须掌握恰当,过早抹压没有效果,过晚抹压混凝土已进入初凝状态,失去塑性,消除不了混凝土表面已出现的裂缝。 (5)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表面经过二次抹压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防止表面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特别是对于掺入UEA膨胀剂的混凝土,在最初14d内,必须潮湿养护,方能促使膨胀剂充分发挥膨胀作用。同时,根据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确定中心最高温度,按温控技术措施,确定养护材料及覆盖厚度和养护时间。 3.4 混凝土干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干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在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由于碳化和钢筋锈蚀的作用,干缩裂缝不仅严重损害薄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也会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发展成为更严重的裂缝,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由于环境不同,对于同一个工程,同样施工方法,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有的就出现裂缝,有的则无裂缝。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摸索出不同的裂缝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基本控制了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1)在混凝土表面振捣抹平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接缝处搭接盖严,避免混凝土的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混凝土终凝后继续浇水养护7d。 (2)混凝土表面经过二次抹压混凝土初凝后,轻微洒水润湿,混凝土终凝后浇水养护,每天分几次洒水,保持水浸润混凝土表面7d; (3)墙、柱、梁的侧模过早的拆模,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应在混凝土表面刷养护液。 4 结语 预拌混凝土由于其生产施工工艺,与自拌混凝土相比具有砂率大,坍落度大,混凝土面上浮浆多等特点,容易出现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尤其是表面积大的板、墙以及大体积混凝土。但是通过施工等各方面的综合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出现,其危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 |